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集解》易说批判(二十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集解》易说批判(二十六) (第4/8页)

字“利有攸往”的注释:“阳息临成乾,小人道消,君子道长,故"利有攸往"矣”。

    这“利有攸往”意思,应该是简而易懂啊!可虞翻依然以“象数”去穿凿,而附会出“故"利有攸往"矣”。这说法归为帝制里“易学”上的统一模式,即说了等于白说。为何帝制里的“易学”,是如何形成这种“学问”,让人不得其解。

    我们再对所谓“上六”爻辞里的“迷复,凶、有灾眚”,虞翻的注释是:“坤冥为迷,高而无应,故"凶"。五变正时,坎为灾眚,故"有灾眚"也”。

    虞翻注释时扯出的《坤》卦,是所谓《复》卦符号里的上卦八卦之一的《坤》,可不是六十四卦里的《坤》卦,卦学复杂不?虞翻又扯出的《坎》卦,是以卦变里东西,用这些卦象去穿凿附会所谓的爻辞内容。虞翻注释的依然是“转轴子”话,即说了等于白说。

    而“迷复,凶、有灾眚”这句话,同样不难理解其意。早在《左传》一书里就记载引用过这句话,以引经据典的方式在于阐明事理。

    如《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记,正是引《周易·复》里的文句来说明事理:“子大叔归,复命,告子展曰:楚子将死矣!不修其政德,而贪昧于诸侯,以逞其愿,欲久,得乎?《周易》有之,在《复》之《颐》,曰:‘迷复,凶。’其楚子之谓乎?欲复其愿,而弃其本,复归无所,是谓迷复。能无凶乎?君其往也!送葬而归,以快楚心。楚不几十年,未能恤诸侯也。吾乃休吾民矣。”

    这里记载郑国的游吉,从楚复命回国,告诉子展说楚王将要死了。认为楚王不修德政,反而在诸侯那里贪图进奉。游吉为阐明楚王快死的说法,就引用春秋文本《周易》的句子做为引经据典为论证的依据。

    这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