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请留步_熔铜佛铸铜钱详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熔铜佛铸铜钱详解 (第2/4页)

上去很像一个人叉着腰,于是民间传出了“太货六铢钱,叉腰哭天子”的民谣。

    这些形形色色的铜钱,从开始铸钱的源头起就是套路,越后面铜钱越来越薄,越来越小,掺杂的其他金属也越来越多。乃至有萧衍的saocao作,直接改铜为铁,用铁钱代替铜钱流通。

    封建老财们已经隐约知道货币不等于货币本身的使用价值这样的概念,然而却对其中的“本位制度”不屑一顾,要么是一知半解,要么是根本就不在乎。

    铜钱所发挥的作用,更多的是官府洗劫民间的一种手段,反倒是布帛制品,乃是民间交易的主要载体。

    看完以上的论述就明白了,封建时代的铸钱=等于抢劫,其他作用都是其次。不认同这一点的,下面的可以不用看。

    所以从以上论述就看得出来,缺钱就胡乱造铁钱的萧衍在第一层,敢为天下先的柴荣熔铜佛铸铜钱以供军需在第二层,把熔铜佛铸铜钱都玩成了行为艺术的刘都督,至少在第三层了。

    先说萧衍,啥也不扯看《隋书食货志》记载的:“人以铁贱易得,并皆私铸,及大同已后,所在铁钱遂如丘山,物价腾贵,交易者以车载钱,不复计数而唯论贯。”

    铁钱充斥市场,引起铜钱的沉淀期及币值的上升。

    由于古代有露天铁矿,很多也不在官府记录之中,因此民间私自盗铸成风,引起物价急剧上涨。铁钱的购买力,一落千丈。

    通货膨胀、经济混乱导致小农经济破产,大量的农民流离失所,社会变得极不稳定。

    不懂经济学就不要玩什么铁钱嘛!你又不建立本位制度,铁钱不贬值才怪呢!

    南梁如此倒行逆施,老实说侯景来了一大堆人跟随他,我一点也不觉得意外。书中刘都督废了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