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梁兰_第二百四十五章 泰山寻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五章 泰山寻踪 (第7/9页)

相土在泰山脚下建东都,周天子以泰山为界建齐鲁。

    传说中秦汉以前,就有72代君王到泰山封神,此后秦始皇(公元前219年)到泰山封禅致祭,刻石纪功。

    历代帝王借助泰山的神威巩固自己的统治,使泰山的神圣地位被抬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皇帝的封禅活动和雄伟多姿的壮丽景色,历代文化名人纷至泰山进行诗文著述,留下了数以千计的诗文刻石。

    如孔子的《邱陵歌》成为中国的传世名篇。

    登彼邱陵,峛崺其阪。

    仁道在迩,求之若远。

    遂迷不复,自婴屯蹇。

    喟然回顾,题彼泰山。

    郁确其高, 梁甫回连。

    枳棘充路, 陟之无缘。

    将伐无柯, 患滋蔓延。

    惟以永叹, 涕落潺爰。

    泰山的石刻、碑碣,集中国书法艺术之大成,真草隶篆各体俱全是中国历代书法及石刻艺术的博览馆。

    泰山文化遗产极为丰富,现存古遗址97处,古建筑群22处,对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泰山是黄河流域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泰山与孔子活动有关的景点有孔子登临处坊、望吴圣迹坊、孔子小天下处、孔子庙、瞻鲁台、猛虎沟等。神山、文化宝库泰山有“五岳之首”、“五岳独尊”的称誉。

    它是政权的象征,成为一座神圣的山。

    泰山是王母娘娘神话传说的发祥地。这里建有王母池道观。王母池位于泰山南麓环山路东首,古称“群玉庵”,又名“瑶池”。

    诗人王心鉴在《登岳》一诗中亦有:“优游沐清风,骋怀啸岱山。汉柏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