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明_第526章 传国玉玺再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6章 传国玉玺再现! (第7/12页)

也是一个很大的掣肘因素。东林党的大部分成员,都拥有大量的田地。比如说,叶向高的家族,拥有良田十几万亩,家产不下百万两白银。张准要是推行均田令,叶向高恐怕是要从坟墓里跳出来和张准拼命的。钱谦益的家族同样如此,同样拥有十数万亩的田地。

    可想而知,张准要在江南推行均田令,难度有多大。明代士大夫和豪强士绅最大的特点,就是只顾自己的利益,罔顾国家的利益。只要自身的利益不受到侵犯,投降李自成,投降鞑子,都不成问题。但是,一旦自身的利益受到侵犯,他们就要起来反抗。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在大屠杀的背后,其实有着深层的利益冲突。

    东林党开始的时候,还有自己的政治主张,比较得民心,后来,就完全陷入了争权夺利的漩涡里面,纯粹是为了斗争而斗争,为了反对而反对。他们极力怂恿崇祯加饷,将贫苦的百姓逼得民不聊生,火星四起,自己坐拥数百万甚至是数千万的家资,却一毛不拔。

    最终,这些只顾自身利益鼠目寸光的家伙,跟着大明朝一起葬送在鞑子的屠刀之下……嗯,说错了,不少的东林党人,后来都投靠了鞑子。钱谦益就是其中的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后世的人说起东林党,那是要臭大街的。要是没有这群垃圾,崇祯也不用吊死在煤山上。

    请神容易送神难,江南的商人和地主,可不想轻易的将张准这只大老虎放进来。张准在黄县堵住了鞑子的西进之路,还将鞑子困在了登州城,江南暂时又变得安全了。于是,之前的紧张和紧迫感都暂时消失了。既然鞑子无法到来江南,那么,张准的作用,也就不大了。东林党的人,自然不希望张准继续插手江南的事务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