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明_第526章 传国玉玺再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6章 传国玉玺再现! (第6/12页)

益。甚至可以说,江南大地主对于均田令的忌惮,完全不在鞑子之下。

    江南的豪强地主,土地最多的,有数十万亩。一般的大户人家,都有上万亩的田地。要是田地不超过万亩,根本都不好意思跟人说自己广有良田。说的不客气一点,江南根本没有所谓的自耕农,全部都是大地主特色经济。《均田令》一旦在江南推行,这些人必然以最强烈的姿态反抗。

    这些大地主大力种植经济作物,颇有点庄园经济的性质。比如说,苏州常熟谭晓的经营方式就颇具典型意义。他的经营规模很大,并且获得实际的成功。他雇佣百余名乡民为其劳动,他将部分土地出租,大部分土地雇工经营。

    从他数以万计的土地来看,从垦辟、种植到管理,需要的雇工数量是很多的。谭晓庄田中的大部分产物都是投放市场的,空间利用非常巧妙、合理。可以说,这是一处以商品性生产为目的的、立体化经营的农场。

    又有万历年间的潘允端,在他田庄拥有的一、二千亩土地中,有相当一部分雇工经营。种植的作物品种也是多样,包括稻、麦、豆、菜子、棉花、蔬菜,以及西瓜、枣、桃、柿、樱桃、桔、李、梅、香圆等果品,木樨、桂花、梅花、牡丹、蔷薇、竹、柏、松、冬青、桧、棕榈等花木。田庄产品除自用外,也有部分产品投放市场。也是一处典型的大农场式经营。

    这些庄园经济,都是以大量的田地为基础的。面积最少的庄园,都有数千亩,大型的庄园,甚至有上万亩。可以说,这样的庄园经济,其实是江南经济的主导。江南的人们,都已经习惯这样的经济模式,张准要一下子推翻,他们当然不干。

    此外,东林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