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_562 一鸣惊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62 一鸣惊人 (第6/8页)

对台呢?

    呃,这个问题真心只能去问布哈林本人,因为在布尔什维克的历史上他也是个奇葩。十月革命胜利后,因为反对和德国议和,反对签订丧权辱国的《布列斯特合约》,这个家伙差一点就要分裂布尔什维克了。

    而历史上,德国投降,《布列斯特合约》无疾而终之后,这货又能主动的检讨,在中 央委员会做自我批评。而列宁逝世之后,在革命路线以及经济建设问题上,这位又跟从前的小伙伴老托分道扬镳,站在了钢铁那一边。

    总之,布哈林的心思你别猜,那是猜也猜不透啊!

    当然,不猜是不可能的,那么布哈林为什么要反对托洛茨基的路线呢?

    可能是三个原因,首先布哈林可能一开始就对什么世界大革命没兴趣,如果他对世界大革命那么推崇的话,对德议和那一会儿,他就应该维护大局,毕竟从大局看列宁的主张是对的。而且站在世界大革命的角度出发,俄国革命胜利带动德国革命也获得胜利之后,不平等的条约不就是擦屁股纸吗?

    所以很有可能,布哈林当时对世界大革命或者对世界革命的全局没有兴趣,他只关心俄国的问题。请注意这一点,很重要!

    其次,布哈林非常同情俄国无产阶 级尤其是俄国农民阶 级,对于内战时期的几乎是无情的经济政策是不满意的。在他看来如果继续战争,那么这种畸形的政策就只能继续,那么无产阶 级必然还得继续在水深火热中挣扎。

    所以,布哈林对托洛茨基继续战争、继续输出革命的搞法是有意见和相当不满意的,而他不满意了,那真心是天王老子都不怵。当年关于《布列斯特合约》的问题,他又不是没跟列宁和托洛茨基论战过。

    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原因,在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