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_562 一鸣惊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62 一鸣惊人 (第5/8页)

在未来无比艰苦的年代里就需要这种硬骨头的领导干部。

    否则,大家都畏难,那么在帝国主义的联合封锁和绞杀之下俄国还有什么前途而言?当领导的都怂了、都草鸡了,下面的群众能不乱套?

    总而言之,这一次列宁故意不表态,也未尝没有看一看接班人表现的意思。而很显然,斯 大林在意志上得分更高,让导师大人第一觉得自己没有选错人。

    至于小斯,那就只能吸取经验教训了,因为随着和平时期的到来,今后类似的考验会更多,他不能每一次都求稳,因为俄国当时的政治环境就没有求稳的生存空间。不客气地说,从布尔什维克夺取俄国政权的那一天起,就只能在夹缝中努力奋斗,没有保守、守成的生存空间。作为这样一个国家的领导,只能迎难而上,决不能掉头逃跑!

    好在小斯还有很多次机会,错过了这一回还有下回,反正整个二三十年代会斗争的一塌糊涂,只要不是一直犯错误,坚持到底总能有收获!

    当然,必须要说明的一点是,在这一个回合中得分最高,最亮瞎狗眼的并不是斯 大林!跟那个亮瞎狗眼的牛人比起来,斯 大林的表现只能说不错。为什么呢?因为前面提到过,在理论方面钢铁真心不是托洛茨基的对手,甚至他和小斯加一块也不是托洛茨基的对手,虽然他已经表现得很有勇气了,但实话实说光靠他并不能击败托洛茨基。

    如果这场争论真的只是钢铁一个人迎战托洛茨基,那钢铁估计会被爆翔或者吊打,反正灰头土脸是少不了地。在这场论战中如果没有布哈林的加入,结果就是钢铁完败。但是有了布哈林的加入,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可能有看官会有疑惑,布哈林不是跟托洛茨基是一伙的吗?他为什么会跟托洛茨基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