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满唐华彩 第367节 (第6/6页)
’是也,你为官一任,不可让百姓流离失所,不可让圣人失望。 “少尹这番话,我一定谨记于心。 “好,该有这般志气。” 令狐滔赞许不已,又道:“坐,老夫与你说说偃师县。” “谢少尹。” “偃师就在洛阳城以东,与洛阳县相邻,偃师县衙距此不过六七十里,且有洛水连接,你明日乘船东向,顺流而下,很快便能到。” 薛白应道:“正好见识一下繁忙的洛阳漕运。” “此地为大运河的中心啊。”令狐滔也以此为荣,拍膝感慨,“通江波于四方,集天下之贡赋。 打了一个小岔之后,他继续说起偃师。 “河南府都畿二十县,共有十九万户,人口一百一十八万,比京兆府还要多。偃师是畿县,将近一万户、六万人口,如何养活这些人?不是易事。这份是偃师县的岁赋以及逃户名单,你身为县尉,到任之后,务必协助令长将税收齐,否则到了考课时,莫怪老夫无情。” “偃师西接洛阳,东临巩县,南连缑氏,而北边是黄河,洛水、伊水在偃师境内交汇。南来北往的漕船、商旅、行人,皆从偃师过境,盗贼、小偷、逃犯不绝,如何庇佑乡邻,惩治不良,此亦县尉之责……” 洛阳城南,道德坊。 临着洛水有一间客栈,楼中的粉墙上有苍劲的书法写了一幅字。 “洛神居水岸,牡丹娇艳飘千里,香溢东都;酒仙卧竹林,杜康甘醇传万户,名满中州。 从楼上屋子推窗看去,风景绝佳。 洛水非常宽阔,甚至不输黄河有些河段,但比黄河清,比黄河缓,河畔杨柳依依,河上船只来来往往,千帆尽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