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满唐华彩 第367节 (第5/6页)
副使,就很像是来查王鉷了。 任命虽是右相下发的,但右相若非得到圣人的暗示,又岂会如此? “年少有为啊。” 此时,令狐滔才打量了薛白,称赞了一句之后,以官长的亲切态度问道:“你从长安而来,可得了圣人、右相的叮嘱。” “圣人、右相都叮嘱我,为地方官,务必以百姓为重。” 这像是一句废话,隐隐又像暗示着薛白奉了圣谕。 令狐滔问道:“路过陕州,可曾见过窦太守?” “不曾。”薛白道,“倒是在潼关驿,巧遇了苗公,他由魏郡太守调回吏部。” 令狐滔点了点头,意外地发现薛白在官场上很老道,听了苗晋卿挑唆,当即避过陕州,颇有心计。 不论薛白是否奉了圣谕而来,可见其不好拿捏,但至少不冲动,没有见人就咬。 一时试探不出更多,令狐滔换上公事公办的态度,翻出几份文书,一份份递了过去。 “你上任偃师,有几桩事老夫得交代你,首先是天子期冀。开元年间,圣人亲择县令一百六十三人赴宴,赋诗赠虞城令,从此,天下为县官者皆以此为诫,称‘新诫’,也称‘令长新诫’。 薛白接过那“新诫”,目光看去,上面是一首诗。 “我求令长,保刈下人。人之不安,必有所因诗很长,殷殷期盼,谆谆嘱托,说的是圣人要求地方官关心下民。 若侵夺财物、税役不均,会致使百姓离散。县官们当改革陋习,破除旧俗,维新施政,教化富民,惠济贫民,事必躬亲,勤谨劝农。 令狐滔嘱咐道:“之所以宰相起于州县,官员入仕,当先心系于下民,此太宗皇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