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眼寻珍_第二百一十章 唐兰亭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章 唐兰亭序 (第2/4页)

的脑子里收罗出来。他的第一判断就是这卷《兰亭序》一定是出自晚清、民国,甚至是建国初期某个模仿高手之手。只是他对绢面上作假、做旧的手法很感兴趣。

    整绢宽将近三十公分,长有七十公分。黑中范紫的墨色很有古韵,全篇的书法作品也很有神韵。笔力轻健,点画温润,血脉流畅,风骨洒落,落款是唐代政治家、书法家褚遂良。

    “但从这墨色和笔力,以及书法艺术造诣上看,还真有褚遂良临摹《兰亭序》的风采。”

    心里对眼前这卷《兰亭序》临本有了初步的判断。从小就跟着爷爷向立臣研究历代大书画家的作品,当然对褚遂良的书法特点也深有印象。

    “我可以上手看一下吗?”

    觉得这卷东西很有点意思,向北寒想要上手仔细看看,就和旁边的工作人员示意,要近距离看。

    工作人员也比较专业,马上从小车的下面取出了一只代手电的放大镜,双手递给了向北寒,说道:“先生!您不要用手碰绢面。”

    点点头,向北寒结果放大镜后,贴近了绢面仔细看了起来。通过纸张、绢帛的时代特征,判定书画作品的年代主要途径之一。

    “单丝绢?难道这是单丝绢?”

    首发-:-塔读小说@

    看到放大镜下排列整齐细密的丝线,向北寒的心里禁不住狂跳着。

    要知道这单丝绢只有唐代以前的书画作品才会用到,宋代以后就多用双丝绢了。向北寒在这方面知识的掌握可以算得上是专家级的了,中国在周代晚期的帛画和战国楚墓帛画,以及稍晚时候的马王堆汉墓帛画,均是画在较细密的单丝织成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