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章 唐兰亭序 (第1/4页)
“先生!请带好口罩、手套。” 当向北寒来到那副疑似唐代书法作品的展柜前,工作人员轻声地提醒他。 向北寒谦和地一笑,按要求带好了口罩、手套。这是行里鉴定古代书画作品的规矩,避免污染那些几百上千年的艺术瑰宝。 这是一部绢本书法行书作品《兰亭序》。当然这不可能是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的王羲之真迹,肯定是后朝临摹的仿本。 《兰亭序》作为王羲之代表作。此帖为草稿,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当时天时地利人效果发挥极致,据说后来再写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 正因为这“天下第一行书”的名头,影响了此后历朝历代的书法名家竞相临摹。唐代的欧阳询、虞世南、诸遂良、薛稷、和颜真卿、柳公权,五代的杨凝式,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都曾经呕心沥血地钻研、临摹。 首发:塔&读小说 “这现存《兰亭序》公认的存世精临本只有五本,被称为‘唐人五大摹本’,冯承素、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冯承素在贞观年间奉旨摹自王羲之真迹的刻本,确认是真正的‘神龙本’。冯本、虞本、褚本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黄绢本、定武本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个绢本也不知道是哪位‘大书法家’仿的那个临摹本了。” 当看到《兰亭序》这个大名头后,向北寒马上就把这个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来历,以及后朝后世临摹的版本在自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