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冠_第八章 招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招贤 (第9/9页)

分。这样的分成比例,其实是比较严重的高盘剥。

    西汉、东汉的大多数时候,施行的是“三十税一”的政策,农民只要上交收成的3.3%。曹魏对普通农户的税收制度是,每亩收租四升,每户每年再缴纳两匹绢、二斤棉。

    《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的税率是“十分之一”,摊入土地中,每亩地纳税三升米。按此推算,曹魏普通农户的税率(每亩地纳税四升米)大概是收成的13.3%。屯田制度要分掉屯田户50%-60%的收成,显然是一种高盘剥的分成比例。

    相比之下,屯田民的负担是很重的。

    曹魏初年,在遍地战乱、人吃人的情况下,老百姓为了生计,接受屯田制度不失为一种“好”选择。

    但到曹魏末年,日子比较安稳的情况下,继续接受高盘剥的屯田制度,很多屯田民就不愿意了。

    《三国志赵俨传》记载,“屯田客吕并自称将军,聚党据陈仓”。

    《三国志袁涣传》记载,“是时新募民开屯田,民不乐,多逃亡”,当时曹cao把屯田从强制改为自愿,情况才有所扭转。

    可见,在曹魏初年,也只有条件特别差的人家才愿意接受屯田的高盘剥。

    屯田民不愿意干,达官贵人又想挖墙脚,树倒众人推,屯田制度自然很难长久。

    充其量,屯田制度只能算是一种战时应急的过渡性政策。

    但王生,并非是真的恢复屯田令,他只是要些地方,搞出成效,一面可以为国家提供粮草,另外一方面,可以做曲辕犁与化肥的推广,也就是试验田。

    让天下人看到化肥与曲辕犁的好处,这两样的东西,才能推广出去,才能产生更多的生产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