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冠_第八章 招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招贤 (第8/9页)

要有朝堂上的人,只需要有下面的人,陛下何不重启典农中郎将?”

    天下缺粮,那就种出来啊!

    现在皇帝对地方的掌控不够,那么就派人掌控地方。

    至于要在朝堂上安插人手,便是王生想,但是皇帝也绝对不会答应的。

    王生可是司马遹眼中的孤臣,怎么会让王生成为权臣。

    “若是重置典农中郎将,也并非不可,只是,恐怕有些困难。”

    困难当然是有的。

    原来的典农中郎将,典农校尉都变成了太守,至于属官,皆成县令。

    现在天下可挑选不出没有主官的土地了。

    况且,屯田令之所以成为历史,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屯田是带有公共性质的,屯田的劳动成果除了按比例分给屯田民之外,其余都归国家所有。

    在曹魏早期,人少地多,这种状况可以维系,达官贵人不用和屯田争地皮,地多了也没人种。

    但是到曹魏后期,人口不断恢复,地主豪族再次强大,他们想要更多的土地,最简单、划算的办法,自然是去侵占公共的屯田。

    《三国志高堂隆传》说,何晏等“共分割洛阳、野王典农部桑田数百倾及坏汤沐邑以为产业”。

    《晋书王恂传》也有记载,曹魏当权者为了笼络人心,“给公卿以下租牛客户(屯田户)数各有差”,实际上就是把公共的屯田私分给了达官贵人。

    屯田再多,也架不住挖墙脚的硕鼠更多,达官贵人都想从屯田中分一杯羹,屯田制度自然摇摇欲坠。

    屯田制度的分成比例,大致如下:如果使用官牛,政府和屯田民六四分,政府拿大头;如果不使用官牛,政府和屯田民五五分,双方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