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_第一百二十七章 改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七章 改进 (第5/6页)

米,表面五毫米为热溃散裹层,然后是两毫米厚的超导线圈层,最后才是直径为十六毫米的纳米晶体弹芯。其工作原理是,在发射之后,热溃散裹层以气化的方式,带走弹芯产生的气动热量,保证超导线圈层处于超导状态,在与装甲接触的瞬间,超导线圈层把强电流反馈给中央的弹芯,在极短的时间内改变弹芯的晶体结构,使其不与装甲层发生共振,并且自动适应装甲层的震动频率。

    在测试中,新式穿甲弹的性能非常理想,完全超过了陆军的预期。

    当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即在对付普通装甲的时候,新式穿甲弹的威力反而不如老式穿甲弹。此外,如果目标有外挂式装甲,新式穿甲弹的穿甲效率也将大大降低,达不到陆军提出的要求。

    此后,沈阳兵工厂对其进行了改进。

    主要就是将弹芯分为两段,前段为传统结构,用来对付普通装甲,后段为纳米晶体复合结构。

    改进之后,新式穿甲弹的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

    在第三次世界大战中,沈阳兵工厂还对新式穿甲弹进行了更多的改进,使得穿甲弹的威力有了更大幅度的提高。

    当然,除了提高火力,陆军也非常重视防护。

    按照陆军制订的规划,如果在二零五零年之前,第二代地面战平台仍然没有眉目,就将从二零五零到二零五一财年度开始,对第一代地面战平台进行改进,主要就是换装第二代压电感应式复合装甲。

    当时,陆军还研制了新一代外挂反应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