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七章 改进 (第4/6页)
,如果适当增重,肯定能够达到两千五百毫米以上。 达到这个级别,任何传统意义上的穿甲弹都将成为摆设。 要知道,任何传统穿甲弹都是通过增强弹芯的晶体结构来增强穿甲能力。 如此一来,新一代穿甲弹就必须有创新性设计,而当时能够找到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采用可变晶体结构弹芯。 说得简单一些,就是通过使弹芯的晶体结构具备在复杂环境下的自适应变化能力,来应付新的防护手段。从原理上讲,就是通过改变弹芯的晶体结构来消除自然震动频率,或者是改变自然震动频率,避免在穿甲过程中,因为被防护手段导致共振,而使得晶体结构遭到破坏。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巨大的技术挑战。 所幸的是,装甲领域取得的突破,为设计穿甲弹的工程师提供了帮助。 既然压电感应式复合装甲能够在强电流的作用下改变震动频率,那么穿甲弹弹芯能否以同样的方式改变自然震动频率呢?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这也是提高穿甲弹威力的有效手段。 说得直接一些,就是使穿甲弹具备电反馈性能,在与压电感应式复合装甲接触的时候改变弹芯的晶体结构,而能量来源正是压电感应式复合装甲里的强电流,即用强电流来改变弹芯的晶体机构。 这一设计思路,正是新一代线圈电磁炮的基础技术标准。 二零四九年,北方重工旗下的沈阳兵工厂开发出了一种全新的穿甲弹,弹芯直径为三十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