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装甲主力 (第3/5页)
到了“梅卡瓦6”,以色列的坦克设计师抛弃了在“梅卡瓦5”型上已经取得成功的设计方案,再次将动力装置前置。虽然以色列一再宣称,“梅卡瓦6”型的防护能力不比任何一种第四代主战坦克差,但是如此反常的设计方式,已经证明了以色列的坦克设计师对“梅卡瓦6”的装甲不够信任。 要知道,在设计坦克的时候,以色列一直把人员生存能力放在第一位。 如果装甲不够坚固,那么将动力系统前置,等于为乘员提供了一道额外的保护屏障,等于增强了对乘员的防护能力。 在几次局部冲突中,“梅卡瓦6”型的这一设计理念得到了证明。 比如在二零三二年的南黎巴嫩冲突中,被毁的四辆“梅卡瓦6”型,只有一辆完全丧失修复价值,且只有该辆坦克的乘员阵亡,被rpg-20摧毁的三辆都能修复,没有一名乘员阵亡。 可惜的是,低烈度的局部冲突根本证明不了什么。 在大规模战争中,装甲部队的战地修复能力肯定非常有限,而动力装置前置等于把坦克的心脏当成盾牌,即便保护了乘员,也很难确保在中弹之后继续作战,甚至将因此丧失行动能力。 二十日夜间到二十一日凌晨的战斗,正好说明了这个问题。 根据埃及军方提供的消息,被毁的三十多辆“梅卡瓦6”型中,至少有一半是首部装甲被击穿,导致动力系统瘫痪,从而丧失运动能力,然后被步兵反坦克武器摧毁,被缴获的那辆也不例外。如果“梅卡瓦6”采用了“梅卡瓦5”的设计方案,肯定没这么糟糕,至少有部分能够撤离战场。 以色列设计师走回老路的主要原因,就是装甲技术不过关。 没有第四代复合装甲,如果采用动力装置后置方式,而且使正面装甲防御强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