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二章 牧浩洋计划 (第5/6页)
根本上确定了中国的霸权地位,因此中国没有必要搞一个全球性质的战后重建行动来巩固霸权地位,更没有必要让中国的纳税人为其他国家的重建工作买单。 这些区别,从根本上决定了,牧浩洋提出的重建计划与“马歇尔计划”并不一样。 当然,看上去,两个重建计划几乎如出一辙。 可以说,在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牧浩洋为什么这么热衷于战后重建,而且这份重建计划明显是在帮助战败国。 所幸的是,有一个人理解,而这个人就是黄瀚林。 到了二零五五年底,黄瀚林几乎全盘接受了牧浩洋提出的战后重建计划,也深刻认识到了帮助战败国重建的重要性。 也正是如此,在随后的东方同盟首脑会议上,黄瀚林打出了一系列的王牌,奠定了战后的国际秩序。 可以说,把黄瀚林在二零五六年六月底到七月初做的事情与牧浩洋提出的重建计划联系起来,就能发现,两者存在内部联系,甚至可以认为,正是牧浩洋提出的重建计划,推动黄瀚林在最后一次东方同盟集团首脑会议上,对战后的国际秩序提出了全面设想,并且最终得到了大部分盟国的支持。 看得仔细一些,就能发现,黄瀚林在这次会议上的很多提议,实际上都与牧浩洋的重建计划有关。比如,黄瀚林提出开发宇宙资源,建立国际空间站,并且以合作的方式在月球上建立殖民地,就是在消化巨大的生产力,让那些在战争期间生产军事物资的企业,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