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一章 月球工程 (第3/6页)
重氢跟锂元素的化合物,而在工业领域,重氢与超重氢则广泛应用在了照明、荧光等产品上。 有了第二代可控聚变核技术,地球上的资源就足够人类使用一千万年。 当然,在太阳系内,这两种氢的同位素也是比比皆是,像木星与土星,其百分之九十九的都是氢元素,而一些大行星的卫星上,也有大量氢元素,因此蕴涵的重氢与超重氢绝对非常丰富。 当然,随着技术进步,产生能源的原料也在变化。 比如,中国科学家在大战期间,已经着手研制第三代可控聚变反应堆,而其聚变原料就是氢元素。如果第三代可控聚变核技术问世,那么人类文明几乎可以在太阳系里获得取之不竭的能源。 在这个大背景下,月球上的那点资源就算不了什么了。 以当时的情况,中国主动发起在月球上建立殖民地的宇航工程,政治因素远远超过了经济与科技因素。 原因很简单,这个伟大的工程,能把全球最主要的工业国团结在中国周围。 第一批十个成员国,实际上都是在大战期间涌现出来的工业国,而且也都是中国最重要的盟国。在某种意义上,这九个国家实际上都是中国的一部分,即便在政治上保持独立,在经济、外交、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已经与中国融合在了一起,或者正在逐步与中国实现共同化。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时在盟国范围内,中文已经是第一语言。 比如,在印度,中文是除了本土语言之外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