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六章 飞行的陆军 (第5/5页)
脉。进入机械化时代之后,公路与铁路更是地面战争的基础。说得形象一些,公路与铁路就是棋盘上的网格线,再强大的陆军也得依靠公路与铁路。当这些限制陆军的网格线不存在了,陆军能够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自由的运动作战,地面战会是个什么样子?如果用这样一支陆军来打未来战争,而且对手依然得受到限制,那么未来战争又会是个什么样子? 从军事学的角度讲,中国陆军积极追求的第二代地面战平台所引发的变革,绝不亚于淘汰了步兵战线的机关枪、以及淘汰了堑壕战术的坦克。如果中国陆军能够拔得头筹,那么在下一场战争中,中国陆军将像二战初期的德国装甲部队一样,获得全面优势,在战场上所向披靡。 也正是如此,戚凯威才会不顾一切的推进第二代地面战平台的研制工作。 只是在四零年代,不管是戚凯威,还是那些抱着梦想的陆军军官,都必须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即第二代地面战平台的技术难度太大了,根本不可能在数年、甚至十数年间取得重大突破。 结果就是,陆军不得不把重点放在对第一代地面战平台的改进上。 事实上,这也正是牧浩洋做出让步,启动第二代地面战平台的研制工作,却没有批准第一代地面战平台改进工作的主要原因。 要知道,改进第一代地面战平台,花费肯定会非常巨大。 只是,在这个问题上,戚凯威采取了说一套、做一套的办法,即以研制第二代地面战平台为掩护,为改进第一代地面战平台进行技术储备。除了委托北方重工发展外置式升力系统之外,陆军还在其他方面下了大功夫。(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