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二章 第一宇宙条约 (第2/5页)
多,谁拥有的使用权就多。显然,与黄瀚林的提议相比,这就差远了,因为中国无偿提供使用权绝对不会按照盟国的经济实力来划分等级。 到这个时候,皮诺已经被排除在了核心议题之外。 不管他答应、还是不答应,结果都无法更改,即中国出力清除了太空垃圾,将独霸近地轨道的全部资源。这就意味着,如果欧洲联邦与中国解除同盟关系,那么今后所进行的航天活动,都要根据占用的近地轨道资源向中国支付费用,而确定费用的标准,则完全由中国制订。 说白了,中国此举,等于掌握了人类未来发展的命脉。 这就如同在网络时代,其他国家都得在使用国际英特网的时候,向美国支付一笔服务器使用费一样,因为国际英特网的九台核心主机中,有八台在美国本土,另外一台在日本,而且也由美国掌管。 最后,东方同盟集团的三十八个成员国在北京签署了《外层空间开发与近地轨道使用权责条约》,也被称为《北京条约》、或者是《第一宇宙条约》,以国际条约的形势把外层空间与近地轨道的开发与使用权责确定了下来。 后来,西方世界把此看成是针对西方文明的第一份不平等条约。 这是不平等条约吗? 就像黄瀚林对皮诺说的,如果西方国家有能力,为什么不去清除太空垃圾? 为了清除太空垃圾,中国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背上了沉重的负担,因此中国有权享受因此获得的利益,而那些没有出力的国家,要向利用由中国开辟出来的可以利用的外层空间,就得支付费用。 当然,这份条约的有效期为九十九年,并且规定在期满之后,除非中国放弃,不然将自动延续九十九年,但是中国不能第二次延长条约期限,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