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_第一百一十五章 超级运输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五章 超级运输机 (第3/5页)

好处,即总体成本只有龙飞方案的三分之二。

    要知道,电动运输机上,燃料电池就占了成本的百分之四十。

    此外,沈飞方案还具有改进潜力,即可以通过提高燃料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运输机的最大航程。

    最终,牧浩洋选择了沈飞方案,同时给予龙飞集团研发支持。

    事实上,当时别说中国的飞机制造厂,连美国与欧洲的飞机制造厂都对全电动运输机没有任何概念,也就不清楚该如何设计全电动运输机,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处于技术积累阶段。

    牧浩洋非常清楚这一点,也就只能退而求其次。

    说得准确一点,就是先用沈飞方案应急,等到积累了足够多的技术之后,再开发新式电动运输机。

    当然,这也是现实需求的结果。

    要知道,牧浩洋是以二零五零年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为准,来规划军力建设。虽然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战争在二零五五年爆发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为第二次印度洋战争不但给中国制造了巨大的负担,也耗光了美军的武器库,仅美国陆军欠缺的主战装备就需要五到十年才能补充到位,而美国空军欠缺的装备也需要五年以上才能补充到位,但是谁也不敢保证战争不会在二零五五年之前爆发。结果就是,牧浩洋在制订装备规划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即任何一种新式装备,必须在二零五零年具备量产能力,至少得在此之前完成全部研制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战争爆发之后,尽快让新式装备投产,提高中国军队的战斗力。

    显然,只有沈飞方案,有能力在二零五零年之前完成基础研制工作。

    二零四七年四月初,沈飞集团向军方提交了初期设计方案。

    新式运输机的设计指标是:最大起飞重量为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