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五章 超级运输机 (第2/5页)
当时,龙飞集团是全世界第一家在内热式发动机上投入了巨额研制资金的企业,而且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由其生产的第一代内热式发动机的推重比达到了二点七,虽然比那些推重比已经向三十迈进的涡轮发动机差了许多,但是发展前进更加光明,而且使用效费比更加出色。 可以说,只要假以时日,龙飞集团肯定能发展壮大。 如果把握住了这次机会,龙飞集团就能傍上军方这棵大树。要知道,只要与军方沾上关系,财源就有了保证。 结果就是,龙飞集团表现得更加积极。 年底,龙飞集团不但提交了设计方案,还制造出了第一架缩比模型,进行了风洞实验。 龙飞集团的方案非常独特,采用厢式结构、翼身融合飞翼式布局、后推进电动机,把燃料电池直接整合到了机翼内,并且在最大限度的提高了机翼升力系数的同时,使货舱可用面积与装载尺寸最大化。 当然,这个设计也不是只有优点,没有缺点。 最大的缺点就是,机体结构重量严重超标,而且减重难度非常大,此外起降性能也很不理想。 受龙飞集团刺激,由西飞牵头的a小组也提出了新的设计方案。 该方案的重点是采用厢式机体,最大限度的提高货舱尺寸,以运载大尺寸装备,通过采用上单翼、t型尾翼与动力、气动增升系统来提高运输机的起降性能,使其能在条件简陋的野战机场上起降。 相对而言,沈飞方案的主要问题就是航程过短。 因为机翼面积偏小,该方案配备的燃料电池仅有龙飞方案的一半,满载时的最大航程不到五千公里,比军方提出的七千五百公里低了三分之一,只有在轻载情况下,才能勉强达到七千五百公里。 当然,这也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