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章 转变 (第2/5页)
与第三舰队交战时,特遣舰队没有足够的空中打击力量。甚至可以说,如果第四舰队没有前出,而是与第三舰队一同活动,特遣舰队在二十六日夜间的打击行动根本不可能成功,反而有可能被对手重创。 这场战斗,给牧浩洋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在以舰载航空兵为核心的战斗中,海战变成了残酷的消耗战。 当然,双方拼的不是战舰,而是战斗机。 毫无疑问,这对中国海军极为不利,因为中国海军消耗不起。 以事后的角度来看,牧浩洋在这场海战初期采取极为保守的战术,而不是像往常那样积极谋求进攻机会,就与他的这个认识有关。也就是说,在海战打响之前,牧浩洋就知道这会是一场消耗战。 由此可见,中国海军在第二次迪戈加西亚海战中取得的辉煌战果,一半是因为牧浩洋正确的指挥策略,另外一半则是对手的愚蠢做造成的。如果当时牧浩洋遭遇的是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比如随后在太平洋战场上大出风头的弗伦奇将军,那么第二次迪戈加西亚海战的结局肯定会大不一样。 站在牧浩洋的立场上,他要做的就是如何避免与敌人打消耗战。 这一点,在第二次迪戈加西亚海战后半段也表现得非常明显,即在二十六日重创第四舰队之后,牧浩洋没有在舰载航空兵已经遭受惨重损失之后撤离战场,而是在二十七日继续追杀第三舰队,最终在当天晚上大获全胜。 虽然很多人认为,牧浩洋不顾一切的追杀第三舰队,主要是在为随后攻打迪戈加西亚的作战行动做准备,但是看得更长远一些就能发现,牧浩洋的主要目的,仍然是为了消灭美国海军舰队。 既然已经打成了消耗战,就没有理由半途而废。 当然,在战术上,中国海军还消耗得起,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