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五章 新德里战役 (第4/6页)
,也更能保证进攻速度。 相对而言,最大的问题还是后勤保障。 虽然巴军已经承诺,将增派给北方战场的两个师用于后勤保障,但是戚凯威仍然不大放心,让第二十七集团军调动了一个师与一个旅,专门保护后勤运输线,并且从驻巴部队中抽调了三个工程营,加紧修复印度境内的铁路交通线。当时,中巴军队在北方战场上的后勤力量就超过了五万人。 即便如此,第十三集团军的后勤保障仍然存在很多漏洞。 比如,在全速推进的情况下,第十三集团军每天就要消耗近二十万吨燃油,而后勤保障部队只能提供不到十万吨的运输量。也就是说,即便算上囤积的燃油,也只能保证第十三集团军突进三到四天。 针对这个问题,戚凯威只能尽可能的减轻地面部队的作战压力。 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强空中打击力度。 当时,中国空军在这边投入了六百多架战术战斗机,其中八成是专门为地面部队提供近距离支援的多用途战斗机。此外,巴基斯坦空军还动用了两百多架战斗机,支援与协助中国军队。 问题是,这仍然不足以保证空中打击就能彻底打垮印度军队。 事实上,当时已经暴露出了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即中巴空军的多用途战斗机并不适合执行战场支援任务。 不管是j-22、还是刚服役的j-32,其对地支援能力都体现在纵深遮断上,即用来打击敌后目标,这两种战斗机的性能都不大适合用来执行战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