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 孤注一掷 (第4/6页)
可以供装甲部队推进的道路都不多,自然谈不上纵深突击了。 事实上,如果有把握在戈兰高地上取得突破,巴拉姆根本不会另辟蹊径。 从战术上讲,巴拉姆没有犯错。 以军在戈兰高地上的猛攻,给叙利亚国防军制造了巨大压力,在接下来的四十八小时之内,叙军百分之六十的预备队被派往戈兰高地。由此可见,以军在戈兰高地上的猛攻已经达到了巴拉姆的预定目的。 真正出问题的,不是戈兰高地,而是南黎巴嫩。 天亮之前,充当先头部队的第七装甲旅就在南黎巴嫩境内前进了三十公里,完成了当晚的突击计划,前往不远处就是贝卡谷地的南入口了。问题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第七装甲旅停了下来!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第七装甲旅停止前进的主要原因是遭到了真主党的顽强抵抗。 事实上,这只是一个原因。最大的问题是,原本应该紧随其后的第一八八装甲旅在感受到两翼受到威胁之后,在突击开始后不到两个小时就放慢了前进速度,开始向两翼扩大突破口。 由此产生的结果是,第七装甲旅与第一八八装甲旅之间有一条大约十公里宽的缺口。 毫无疑问,这是一道致命的缺口。 能征善战的以军前线指挥官非常清楚,如果这道缺口一直存在,那么第七装甲旅进入贝卡谷地之后,很有可能被埋伏在此的叙军包围,而第一八八装甲旅不见得能够及时跟上来解围。 当然,叙军要想歼灭第七装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