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5章 以善人则大臣安 (第4/6页)
也不太管事,双方关系就和睦多了,只是国相为长安直接任命,兼有监视诸侯王的任务。 蔡义还提到了一件事:“昌邑王少傅为夏侯胜,先为尚书博士,元凤五年因天雷之争罢官,归于昌邑,年初被昌邑王升为少傅,教王子学书。” 昌邑本就是夏侯尚书学派的大本营,回去也在情理之中,不过这样一来,昌邑王那边,居然有两个跟任弘有过节的人? 霍光心中了然,觉得有趣,虽然对昌邑潜邸之臣要了解,但说实话,若主人不行,鹰犬再厉害又有何用? 他选择昌邑王刘贺,当然不是因为其“贤孝有为”,霍光听说过刘贺的两个事迹。 一是这位昌邑王年少失怙,被昌邑国的奴仆们伺候养大,于是对待下人不讲究尊卑,常与驺奴、宰人游戏饮食,还出手大方,赏赐无度。 其二则是他不喜五经,倒很喜欢打猎,驱逐奔跑于封地内,被某位想抓政绩的兖州刺史举报,说成“行为无法度”。 且慢,这不是和广陵王一样的罪名么? 在霍光看来,这其实没什么,孝武皇帝做了天子后,还在长安附近跑马打猎踩踏百姓农田呢。 最让霍光中意的,是昌邑国内史和国相安乐给朝廷打的小报告,说刘贺“清狂不惠”。 说白了就是不够聪明。 霍光就需要这样的人做“康王”啊,吃喝玩乐没事,喜欢打猎也没事,南面垂拱,政由霍氏不是挺好么。 毕竟英明的天子,霍光已经侍奉过两位了,心累。 大将军做事永远有两手准备,虽然事出紧急选了昌邑王,也略知其为人,但还是仔细试探一番,了解他真的清狂不惠、游猎嬉乐呢,还是装出来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