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5章 (第2/3页)
其妙沉的粮船,致使京城米价上涨了三四成。好在京都富庶,官府开了几处常平仓,没有造成大动荡,但裴璋有预感,这些莫名沉的粮船恐 有后患。 皇帝连陆奉的话都不听,更别提一个外臣。当场敲定许、刘两位大人,加精兵押送陈复,在幽州台上施以极刑,等陈贼咽气,把其头颅砍下吊在城门口,告慰先烈英灵。 皇帝没舍得让陆奉走这一遭,一来一回路途遥远,冬天下雪路不好走,等陆奉从幽州回来,说不准会错过年节。刚过去的迎冬祭祀,皇帝把陆奉带在身侧,终究名不正、言不顺,今年的除夕宴,他要他的儿子风风光光站在人前。 …… 散朝之后,诸位大臣三三两两结伴离开,陆奉向来独来独往,裴璋迟疑一瞬,追上他。 “陆大人。” 他身为下官,始终落后陆奉半步,温声道:“下官有一计策,兴许能让圣上回心转意。” 陆奉目不斜视,冷道:“不必。” 关于陈复,他心中自有计较。即使皇帝怪罪他,他也要斩草除根,不留后患。 裴璋顿了下,意味深长道:“上意所向,天威赫赫,岂容逆鳞之犯。” 陆奉停下脚步,看着眼前清隽的年轻官员,直接道:“有话直说,我不喜欢拐弯抹角。” “尧幽囚,舜野死。” 裴璋一字一顿,他对上陆奉的目光,微微欠身,“或许是裴某班门弄斧了,陆大人见谅。” 英明如尧舜,在皇位争夺时尚有疑云。上位者不容违逆,即使陆奉身份特殊,明目张胆对抗帝王,实不是明智之举。 陆奉眼神如刀,直直射向裴璋。 “你知道了。” 肯定的语气。 皇帝几次逾矩的举动,私下不是没人嘀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