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34 (第2/4页)
削。实在短到不能再削,铅笔的另一头是橡皮, 她就把橡皮拆下来,然后从那一头重新削开了用。 校长看见了, 就给了她一根新的铅笔,“别削了, 小陶同学,太短了,小心削到手。” 其实在陶然长大的过程中,真的接受过很多来自这个世界的善意和温柔, 哪怕只是一个本子、一根铅笔,但她都铭记在心。 陶然决定回老家一趟,正好也为奶奶扫墓。 葬礼上来的人并不多。 陶然也想看到老校长桃李满天下的场景, 就像电影里或电视里演的那样。 可事实上,没几个人会记得自己小学校长是谁。 更何况这边太偏僻,也太贫穷了,稍微有点门路和头脑的人,早就出去闯荡了,到大城市打工。 这里更多的是老人和留守儿童。 老校长一生未婚,无儿无女,吊唁的奠堂就设在学校里。 七八岁的孩子,还不知道死亡是什么,拿着新发的课本,很不理解地问:“校长以后不给我们上课了吗?” 老师摸了摸她的头:“妞妞以后去县里上学好不好?” 妞妞:“县里太远了,爷爷摔到腰了,送不了我,如果要去县里,他就不让我上学了,为什么要去县里啊,我们学校里不能上学了吗?” 老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这所小学,是在一座老庙上建起来的,年久失修,前一段时间塌了一间,还好当时那间教室里没有人。 之后就是不同年级的学生挤在同一间教室上课,可是仅存的教室也不安全,很有可能也塌掉,老师们上课都提心吊胆。 老校长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为学校拉来投资,改建教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