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元庆抉择 (第3/5页)
下令,全军准备出发。 军令下达,全军上下开始迅速收拾营帐,杨元庆又命一名文职军官将他的两份奏折带去涿郡,交给皇帝杨广,算是他对杨玄感造反的交代。 军营内一片忙碌,杨家臣快步奔到杨元庆面前,担忧地问道:大将军,如果杨义臣和王仁恭部进攻我们该怎么办 杨义臣部在东北方向十里处,而王仁恭部在东南方向十里处,三军呈品字型布局,如果一旦杨元庆有动静,对方两支军队很可能会发动攻势。 杨元庆微微一笑,这个你不用担心,尽管安心撤军,另外,你可率领本部去辽远仓库取一点粮食带走,不要太多,够三军在路上食用便可。 二十天前,杨元庆在辽东牧场取良马七万匹,使他的士兵都能配双马甚至三马,机动能力极强,而杨义臣只有骑兵一万五千人,王仁恭也只有骑兵一万人,他们二人都知道杨元庆取了七万匹战马,他们却无动于衷,也不去牧场取马,这就是一种默契,很多事情不用说出来,三人心里都明白,杨元庆心里很清楚,杨义臣和王仁恭已经决定放自己一马。 当天晚上,杨元庆派从辽远镇仓库取粮一万五千石,取兵甲四万副,三万大军带着七万匹战马向奚族的领地撤离,他们绕过了燕山,直接向西,越过奚和突厥的土地,向丰州方向疾奔而去。 直到天亮后,杨义臣和王仁恭才各派五千人追赶,但杨元庆的大军已经走远。 大业九年六月下旬,在杨玄感造反二十天后,大隋皇帝杨广向天下人公布了幽州总管杨元庆发表的讨叛贼杨玄感檄昭示杨玄感造反已众叛亲离,呼吁天下士民共讨逆贼。 元家在关中的战役并不顺利,元弘嗣围攻长安屡战不下,士气受到影响,屈突通率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