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抗日上海滩_第一百九十三章 格里菲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三章 格里菲斯 (第2/7页)

叙事的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的镜头语言已经都被格里菲斯找到。格里菲斯在同一场景中根据剧情使用不同的景别和机位。这一做法彻底打破了舞台化的时空观念,将一个场景空间拆分开来,表现出不同层次的细节。电影叙事,从此独立于传统舞台戏剧。虽然这种改变,在后世被电影研究者认为是在一九一零年,格里菲斯的《ungingsea》中便已经确定,但是,还是有很多人认为,《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才是奠基。

    与此同时,格里菲斯大量使用平行叙事,有意无意的使用蒙太奇。并且,创造出最后一分钟营救的经典剪辑模式。后世好莱坞电影中,英雄救世总在最后关头的恶习,便是从格里菲斯开始。

    有了这些跨时代的发明,一九一五年三月三日,格里菲斯的美国影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影长片《一个国家的诞生》在纽约libertytheatre首轮院线上映。并接连上映六百二十余场。格里菲斯因此赚足了钞票和名气!

    而情节电影和史诗大片,也从此成为好莱坞赚钱机器的最爱。后世的余生没少受到这种类型电影的荼毒。

    不过,在《一个国家的诞生》拍摄之后,格里菲斯选错了发展方向。《党同伐异》的拍摄过程中,大量逼真的布景,让他不但花光了从《一个国家的诞生》中赚来的钞票,而且还负债累累。并且,《党同伐异》虽然在电影的叙事技巧和镜头运用上更趋于纯熟,在主题的构建上也极有艺术性。但是,不得不说,太过超越时代,以至于当时的观众根本就看不懂。票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