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 国和家 (第3/4页)
真的好期待……。 六月初二。 一封折子摊开在百里无忌的面前。 上面书写着,“夫农为民本、食为民天,今广取皮革,牛囤虚空,耕民逃窜,转为寇盗……巨木售于异邦,使者恣为jianian利,陆转水运,雇募尤难,一木之费,至逾百万,道路嗷嗷……。” 一面直陈官府大兴土木搜刮民脂,会令耕民穷困而陷入盗寇之流。一面斥责各州官员贪墨腐败,危害楚之根基。 折子来自融州副使石文德。 石文德其人,有才但貌丑,与徐世铭的经历颇有一比。 自幼博学强记,自学成材。后晋天福三年楚王授水部员外郎,后因直谏被贬,充融州副使。 二十岁时,读范晔的《后汉书》,摘录其中语病数百条,一一加以辩证。《后汉书》是当时读书人公认的经典之作,石文德年纪轻轻就敢于对前人的不足予客观的研判,被当时的读书人称之为奇才。 端午节,石文德赋《艾虎》长篇诗歌,天策府学士刘绍禹阅后称赞:“文德当于文苑之雄也!” 石文德不甘空负一身经世的才情。为了一展平生抱负,他再度北上潭州,感受到潭州浓厚的“重士”、“崇文”的氛围,留下来争取实现抱负的机会。 当时的潭州,为马希范执政,这马希范与他木匠出身的老爸不同,喜欢附庸风雅,仿照唐太宗李世民设天策府文学馆,大量网罗人才,意欲辅助其振兴“马楚”大业。石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