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五章 千秋功过 (第5/6页)
十年,上百年来做,绝对都是功在千秋的大好事。 可惜的是,秦始皇有些急功近利,他希望在自己的还活着的时候就要完成这么多的大事情,完全不顾老百姓的死活,导致老百姓劳役过重,民生不堪重负,最后把这些应该是功在千秋的大好事生生办成了民怨沸腾的大坏事。 我们再说一下秦始皇的过错。 1.政治生态极为不正常。 秦始皇在灭六国以后,自以为功高五帝,地广三王,居功自傲,不可一世,“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博士形同虚设,丞相、大臣只能“受成事,倚办于上”。 群臣为了保官保命,都不敢说真话,“谩欺以取容”。这时候的政治生态已经不正常到了极点。 秦始皇听不到真话,只能凭自己的喜好做事,毕竟一个人的能力有限,必然会导致许多错误发生。 3.始皇对百姓的残酷暴虐达到了极点。 他大规模地征发徭役和兵役。秦始皇很残暴,秦朝的赋税徭役繁重,农民要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上交给国家.秦始皇还大兴土木,连年用兵,大量的农民长期脱离生产,去服役或打仗。导致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民不聊生。 秦朝的刑法还很严酷,还实行“族诛”和“连坐”法。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严酷的刑法的处治。人民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几乎无法生存,导致民怨沸腾,社会矛盾激化。 4.秦始皇实行了“焚书坑儒”,严重地阻碍了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他通过焚书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