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四章 谁当老大? (第4/6页)
的权力当然还在他项梁手中,他可以随时把这个傀儡一脚踢开,自己称王。 只要等到起义成功,天下太平,他项梁什么时候想做皇上了,什么时候都可以。 反正军队都掌握在他自己手中,随时都可以吧傀儡楚王杀掉或者废除。 所谓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总之一句话,他的想法很现实,他之所以想找一个楚王后裔来当楚王,就是想找一个自己的替罪羊。 他的心思就是“有好处我来,有锅你背!” 其实,他这个策略被后世的明太祖朱元璋的九字真经高度概括了,那就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其实就是要在不引人注目,保证自身生存的前提下,发展自己,壮大自己。 他这一招后世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徒弟,那就是三国时候的曹cao。 曹cao学会了这一招的精髓,“挟天子以令诸侯”,最后因此统一了全天下。 自己不当老大在那时的起义者中其实也不乏其例。 比如,刘邦为什么能当上沛县起义军的老大? 就是因为沛县起义军里面能力比刘三强,名望比他高的人比如萧何、曹参、夏侯婴三人,都不愿意出来牵头! 《史记·高祖本纪》说,沛县的民众杀了沛县县令开始造反,要挑一个领头的来主事。 萧何原任沛县主吏,曹参原为沛狱掾,夏侯婴原为沛县厩司御,后来,提升为县令史 是个仅次于令、丞、尉的职务。 而樊哙则是五人中唯一的白丁,靠屠狗为生,因为是刘邦的连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