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九章 嵩山访能 (第2/6页)
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发源地和道教圣地。 太室山,主要建筑为中岳庙。始建于秦朝,是嵩山道家的象征。 原名太室祠,曾有“飞薨映日,杰阁联云”之美称。 中岳庙是道教圣地之一,有“道教第六小洞天”之称。 中轴线建筑共十一进,是五岳中现存规模宏大,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群。 中岳庙的四岳殿台在五岳中独树一帜,渗透着“五岳共存,五行俱全”的宗教观念。 据传,禹王的第一个妻子涂山氏生启于此,山下建有启母庙,故称之为“太室”(室:妻也。)。 少室山,有三十六峰,颇为壮观。 少室山山顶宽平如寨,分有上下两层,有四天门之险。 少室山距太室山约10千米,山上连天峰为嵩山之西峰,海拔1512米,为嵩山最高峰,主要建筑为少林寺。 据说,禹王的第二个妻子,涂山氏之妹涂山姚栖于此。人于山下建少姨庙敬之,故山名谓“少室”。 这里有法王寺,是中国佛寺创建之始。 。 与观星台有关的周公、隐居于箕山的许由、巢父、伯益,虽然生活年代早在儒学诞生以前,但是都是儒家尊崇的先贤,有关他们的记载和传说,是儒家文化的一部分。 所以,就文化内涵而言,儒家文化在嵩山足以和佛教、道教鼎足而立。 嵩山太室最高峰峻极峰西北有一山峰,叫华盖峰。传说黄帝曾经来游,并拜华盖为师,制订历法。 华盖,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