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五 章 群尼失踪 (第4/6页)
封之,以为介推田”,以示怀念。 并规定于清明节前一天,即介子推被焚的日子,不许全国人民烧火做饭,家家户户只能吃前一天烧好的冷饭,谓之“寒食节”。 介子推作为道家思想的先驱之一,身体力行着道家清净无为、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朴素思想。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石桐水,即绵水,出介休县之绵山,流经石桐寺西。石桐寺即介子推之祠。 这里有一条峡谷叫栖贤谷,是一道蜿蜒而上、九曲一线天的峡谷。 这里两边怪石嶙峋,谷底溪流淙淙,空谷传声,须攀十余架天梯才能通过。 相传当年介子推母子就是经过这里到达归隐地的。 介子推是古今中外唯一以山、以县、以节、以俗铭记的历史名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介公岭便是千古先贤介子推的隐居地、焚身地和享祀处。 这里还有哀号坡、绵山碑林、神仙石林、一掌山、呼介石、子母石、莲叶泉、白鸦山、如意泉、鱼龟山、避火洞、思烟台、足下亭、介公岭、柏树岭、介公墓、慑神石等一系列与介子推有关的主要景点。 鱼龟山,谐音“于归”,是介子推的归隐处。 思烟台记载了晋文公焚山,有白鸦绕烟而噪,使火不能焚的故事。 哀号坡、足下亭,讲述着晋文公面对枯木余烟,用烧剩的木头制成木屐穿在脚上口呼“足下”,顿足哀号的往事。 介公墓建于 2000 级石阶之上的柏树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