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4章 臣服 (第2/6页)
,贤才自然也会少很多,赋税、户籍等需要人口支持,另外,海门多处农乡,宗族、村庄之间矛盾更多,案件繁多不易处理,似乎怎么看都没有一件对您有优势。” 句句点明利害关系,但是王琛却笑吟吟主动爆了一个大料,“先生可能有所不知,陛下把静海的所有生杀大权都交给了我,并且,我不需要像其他官员那样考核,或者说,我的考核内容和他人不一样。” “啊?”萧剑化一脸不解。 关于这方面王琛没有解释,而是继续神情自若说下去,“即便我和其他官员考核内容一样,你认为我要的地方就不占优势了?” “不是吗?”萧剑化一脸奇怪道。 “在常人看来或许确实如此,但是,你大概不明白我要把静海建设成什么样子。”王琛非常仔细说下去,“刚才我也和你说了,陛下把静海的一切生杀大权都给了我,而我,准备进行大范围改革,不再让静海依靠农业生存下去。” 萧剑化蹙眉道:“不依靠农业百姓们吃什么?用什么?” 王琛没有正面回答,转移话题道:“如今良田一亩能收多少斤水稻?” 其实这个问题他心里十分清楚。 古代水稻亩产非常低,唐朝的时候只有一百三十八公斤,宋朝增产了不少,但也只有二百二十五公斤样子,而现代社会普通水稻每亩产量已经超过四百公斤,杂交水稻平均能达到四百八十公斤,超级杂交水稻更是达到恐怖的一千公斤每亩。 最关键一点,古代种植水稻都是插秧,非常浪费人力,更别说各种种植工具简陋无比,要是换成抛秧,不说其他,最起码种植水稻方面能节省一半都不止人手。 这些多余出来的劳动力干嘛去? 自然是按照王琛之前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