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南燕、北燕慕容氏的乱世挣扎 (第9/13页)
朝的威胁愈来愈大,派军于公元前109年远征朝鲜半岛,并于第二年灭亡卫满朝鲜。随后,把卫满朝鲜的国土分为四郡,分别为:乐浪郡(约在今朝鲜平安南道)、玄菟郡(约在今朝鲜咸镜道)、真番郡(约在朝鲜黄海道、京畿道各一部)、临屯郡(约在今朝鲜江原道)。 当时,朝鲜半岛北部和目前中国东北地区主要分布着扶余国,高句丽,沃沮,东濊和其它小国家。由于受到当地扶余系人的反击,真番、临屯二郡很快瓦解,玄菟郡也被转移到辽东。 与此同时,高句丽逐步融合了其周边国家,于公元313年吞并了汉四郡的最后一郡--乐浪郡。404年吞并辽东,427年迁都平壤。 箕子朝鲜的准王(箕准)被卫满击败后,逃往朝鲜半岛中南部,建辰国,并自称韩王,都城在汉江之南。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之间曾与卫满朝鲜长期共存。卫满朝鲜灭亡后,辰国这个词从典籍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三韩。 “韩”在韩语中是“伟大”或“领袖”的意思,与“可汗”同意,三韩即马韩,辰韩和弁韩三个部落。 公元前18年,高句丽建立者朱蒙的两个儿子,因继承问题逃离王国到马韩,大致在今汉城(首尔)的位置,建立了百济王国,并逐步将马韩取替。 辰韩中的6个部落发展成新罗,弁韩被伽倻所吸收,伽倻后来又与新罗融合,新罗的都城金城,今属韩国庆州。 综上,经过多次变动整合,在公元前57年到公元668年之间,朝鲜半岛整合成了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 新罗、百济由朝鲜半岛中南部原居民组成,而高句丽的人员组成最复杂,有濊貊族人和扶余人,后又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