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南燕、北燕慕容氏的乱世挣扎 (第11/13页)
公卿到一般平民,全部出工提供义务劳动,只干一件事儿。 给苻皇后建墓。 此墓叫徽平陵,周长达几里。3个月后,陵墓竣工,开始为苻皇后送葬。送葬还不算,还得有人殉葬。 人之所对封建王朝进行抨击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在封建统治者眼里,百姓猪狗不如。以人殉葬制度,就是其中的一个体现。此项残忍的制度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彼时人殉制度非常普遍,普遍到什么程度?不光帝王将相,甚至平民百姓家里也效仿,丈夫死了后由妻子殉葬。 殉葬传统的由来,归咎于原始社会的死亡崇拜。那时候的人认为,人死了之后会进入另外一个世界生活,所以要把活着的时候拥有的一切都带到死后的世界中,继续享用。这个逻辑当然cao蛋,最cao蛋的是,如果你是一个贵族而生前皇帝对你恩宠赏赐有加,是你一直抱着的大腿,你死后把皇帝也带到地下继续享受恩赐试试?所以,这种逻辑就是压迫欺负弱者的。刚开始是奴隶,后来是妻妾妃嫔,还有一些殉葬者,更魔幻。 某次,秦国国君秦穆公宴请群臣,君臣们个个喝的晕头转向时,秦穆公突然发出灵魂拷问:大家愿不愿意给寡人殉葬? 找死的事儿谁干?还真有人干,而且不止一个,一下子跳出来三个大臣,愿意陪秦穆公一起死。 这三哥们儿估计是喝高了,但秦穆公可不管,领盒饭时把这哥仨一起带走了。 人殉制度毕竟过于残忍,在之后的历史进程中逐渐被摒弃,譬如始皇帝老嬴就用兵马俑来替代真人,到宋朝时,人殉基本很少出现了。但是,也有例外,宋高宗赵构这个准阉人(被金军搜捕吓成了性无能)却带了两个才人陪葬。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