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92章 天下局势 (第2/4页)
唐国的文人,要是坚持文人不纳税,那汉国的今天,就是唐国的明天,等到百姓们造反的时候,第一个倒霉的,是朝廷么? 不,是这些因为享受了不纳税政策,而富的流油的读书人。 读书人虽然有钱,但是等到百姓们造反的时候,你就会知道,你的钱,都是给百姓们准备的。 有了前车之鉴,唐国的文人,还有谁敢反对纳税? 而别的国家想要效仿,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唐国能够实施,是有多重因素在的。 比如,文人的名声因为一些事情,急剧降低,影响力降低,对百姓们的影响变小了,文人就会受到百姓们的压制。 比如,因为各种贪墨案,国家国库有钱了,就算闹出事情,国家的国库,也能抵挡很长时间, 再比如,粮食高产了,能够稳定民心的同时,也能稳定文人的心。 还有工程,各种工程开启,不管是百姓们,还是各种世家大族,全都忙着建设工程呢,哪有空去搞事情啊。 这么多的前置条件积累在一起,才导致了政策的顺利实施。 你再看看别的国家,没有这些牵制因素,你冒然的动一下文人的利益试试? 这就好比,两家公司,一家公司,因为市场效益不好,加上公司效益不好,以及遇到了各种风险因素,导致了公司收益降低,公司被迫要裁员或者进行降低公司。 这里面,有一个缓冲的过程,并且在其他环节,给予了相应的补偿,这一家公司的员工,对于降薪这件事情,虽然可能会有反感,但是至少还能接受。 可是另一家公司,市场环境正常,公司效益正常,只是因为老板的收益变少了,老板为了维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