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六章 录音 (第4/5页)
作进行挑刺批评,所谈及的问題多跟民生有关,立场站得住,而且看似普普通通容易解决,但其实都是些历史遗留问題,解决起來难度太大甚至根本就沒法解决,比如广电老家属院,当初建了一批两层住宅套院小楼房,地皮是集体的供给无偿使用的,沒准什么时候需要了说收回就收回,权属不能变,可老职工们不考虑那些,说当初分住房时说明了是福利房,而且多少也交了些钱,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应该从集体过户到个人头上,哪怕再补交一部分费用。 这种说法看似有道理,而且也不难,跟房改房一样,无非是广电方面点个头就行,再说那些老破房子也值不了几个钱,可是事情的背后却沒那么简单,地皮的问題沒法解决,现在地皮太贵了,要让老职工们按市场价甚至打个八折掏钱出來也不太可能,如果稀里糊涂把房子转给职工了,到时土地收回广电局就会傻眼,能拿什么出來,钱当然可以,但广电局可沒有那么多钱贴出去。 就为这事,《瑞东晚报》做了两篇报道,矛头直指广电局。 官路逍遥486 潘宝山看到报道后一下就觉得不正常,按常理來说,媒体就搞舆论监督是家常便饭,但是媒体之间不加客气地予以指责还极为少见,怎么说也是同行嘛,发生这种情况,不用猜就能知道是两方面的领导关系沒搞好,有点携公报私之嫌,要么就是受背后的势力的推动。 潘宝山是明白的,晚报总编辑单梁是万少泉方面的人,在批评报道一事上他应该是被动的,有來自万少泉那边的指示,对此,潘宝山觉得沒法直接沟通,不过事情不是沒有办法解决,可以找黄卫坤來协调,他作为省委宣传部长直抓宣传工作,对媒体间的挑斗,本身就不能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