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61 (第3/4页)
休,连年都没过好。偏偏他们为怕此事被官府察觉,这些土地被纳入田册,需要交纳赋税,所以对外又将消息瞒得严严实实。 不过这世上没有不漏风的墙,消息到底传了出来。 话说这通县,住着一个士人刘祯。此人在经义策论上,着实没什么天赋,至今不过是个秀才。但因他出身农家,对侍弄土地倒是极有心得。就算中了秀才,有了功名,也没有抛下土地,发下宏愿要写一本与一般能传之后世的农书。 成书于南北朝时期,至今已有近千年。书中不少经验虽然仍旧适用,但随着气候、地理的变化以及农业耕种技术、种子培育技术的发展,也有许多地方已经落伍了。 刘祯无心举业,整天泡在地里,琢磨自己的大作。因为有了朝廷俸粮贴补,不用担心生计,还把自家的几亩田地拿来做各种实验。他偶然得知此事,便兴致勃勃赶往张家村,长住此地考察。 最终他得出结论,这片土地之所以收成如此之好,正是因为之前的“鬼火”。 作为一名博闻强识的读书人,信奉“子不语怪力乱神”,刘祯自然不相信所谓“鬼火”的存在。他参考了不少文献,又亲自考察出现过鬼火的地方,得出结论,“鬼火”多出现在坟地之中,尤其是乱葬岗。有些地方看起来与坟地五官,但追究下去,也曾埋葬过不少尸骨。 于是,刘祯得出了一个结论:人或者动物的埋骨之地,有某种奇特的物质,不但能引来鬼火,还可丰饶土地。 这个荒诞的结论,被当做笑话传了出来。 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