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古回今_第250章 王大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0章 王大臣 (第3/4页)

成奴才审理此案,刺客已被押进东厂诏狱。”冯保传完话便匆匆离开。

    留下一簇又一簇议论纷纷嘈杂不休的官员。

    ……

    东厂如临大敌。

    数百名头戴圆帽、身穿直裰、脚蹬白靴的番役,全执刀肃队,像是随时要与人格斗拼命一般。

    这起源于王大臣。

    当然,更起源于东厂提督冯保。

    东厂乃明成祖朱棣在位时设置,一经设立,东厂的敕谕就最为隆重。大凡内府中官奉差关防,上面写的都是“某处内官关防”统一格式。唯独东厂不同,关防大印用的是十四字篆文: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关防。

    既点明“钦差”,又加上“太监”,明确表示此机构的权威,得到皇上的圣眷。

    东厂设提督一名,掌帖两名,领班四十余名,档头一百多名,番役上千名,机构庞大,等级森严。

    因为它是皇上直接掌控的侦查刑治机构,所以,刚一成立,便为世人所侧目。

    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法司,虽然位列九卿,却也不能辖制东厂分毫。

    相反,凡三法司会审、北镇抚司和巡城御史拷讯,东厂都要派人出席记录口供,然后将详细报告交给皇上过目。

    即便是六部等各大衙门,每日也有东厂密探侦查,看哪些官儿进进出出啊,哪些官儿与哪些官儿关系密切啊,哪些官儿上班迟到早退等等……

    甚至包括京城哪处失火,哪处遭遇盗窃,各大集市柴米油盐的价格,也都有东厂的番役暗中监视并奏闻皇上。

    明成祖朱棣创设这一机构,本意是侦查百官对朝廷有无二心,办事是否公正,是否有大臣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