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古回今_第248章 雾灵山一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8章 雾灵山一游 (第3/4页)

变黄、变红、变紫……

    放眼望去,片片红叶,串串硕果,点点簇簇地镶嵌在锋岭层叠之间,似碧波上漂浮的片片红帆,又似蓝天上飘荡的朵朵霞云。

    最让水墨恒流连不返念念不忘的是仙人塔和清凉界碑。

    仙人塔,位于v形山谷中,塔高近五十米,宽十米,由岩石天然节理发育而成,岩壁自然龟裂较多,看似是由大小不等的许多石块自然砌合,但实际上是个整体。

    可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这座锋体,左边无任何毗连,右边无任何依托,前后都没有支撑凭依物,突兀拔地而起,直插云霄,形如仙人,状如石塔,鬼斧神工般,让人拍案称奇。

    清凉界碑,位于雾灵山北坡,这座碑是一座天然花岗巨石,高宽皆为三十米左右,重量估摸着得有好几万吨,正中刻有“雾灵山清凉界”六个隶体字,每个字占用四平方米,相传为当朝中丞刘伯温巡视边陲时所提。

    这几个将领,别看一个个雄赳赳气昂昂,其实都满怀豪情。

    戚继光本来就是个诗人和书法家,刘应节才华横溢,汪道昆更不用说了,“后五子”之一,与王世贞同为诗坛领袖,而谭伦和杨兆也是风度凝俊,才兼文武……

    所以,他们一来到清凉界碑处,见到那六个大字,又怀着对先辈刘伯温的无限崇拜之情,便有吟诗作词的冲动和欲望。

    作为主人的戚继光,望着石碑,兴致地提议:“自我大明王朝修建长城后,这景色优美的雾灵山便被阻隔在长城之外,今日难得一游,诸位皆为雅兴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