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在秦时_第七百九十四章 剑决(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九十四章 剑决(四) (第1/4页)

    剑决第三场,天下最负盛名的神剑之二,太阿与龙渊对决。

    劫凝视着风荼使出的这一式取自《渔父》的剑招,感受着其中剑意,暗自心惊。

    《渔父》是一篇短文,却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短文。内容是屈原在投江自尽之前,与一个渔父的对话,几乎全是名句。

    屈原行至江畔,形容枯槁。渔父看见了便问他,怎么会变成这样。

    屈原回答:“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便说:“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圣人还随着时世而变化呢,既然举世浑浊,那你也去搅浑水,既然大家都醉了,那你也可以大喝其酒。你自己自命清高,落得流放,又是何苦?

    屈原直接:“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便笑着,唱着歌离开了,“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渔父的人生哲学、处世态度,反应着道家老庄的思想,“圣人不滞于物”,“和其光,同其尘”,“虚以委蛇”。

    而屈原,却是十足地符合儒家之推崇,“道不同,不相为谋”,“苏世独立,横而不流”,“舍生取义”。

    风荼以龙渊剑去悟《渔父》,领悟出的剑意,是一种无可抵挡的命途之悲哀。

    屈原与渔父,二者并没有高下之分别。可屈原这样的高洁之士,似是命运注定,终究会是悲哀。

    风荼这一招沧浪之水,仿佛是在暗指伏念这个儒家佼佼者未来的命运,又仿佛指向,他自己的家族。

    劫体悟着来自这个大成巅峰高手的剑意,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