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66最新更新 (第3/5页)
,上门就是缘分,你要乐意,以后我就是你亲大哥,你就是我亲兄弟!万里迢迢过来寻亲,就为了你这份心意,就值得咱们兄弟相称。” 从登门拜访到现在,虽然才短短十几分钟的时间,却足够让老者了解杜爷爷的性格和为人。杜利白自己心里也隐约生出一个念头来,或许自己真没有找错人。 “大概三几年的时候,我正好在上海的一家洋行工作,也是在那个时候认识的杜季诚同志。几个老大哥都是那个年代的人,想必都知道,那个年代正是咱们中国内忧外患、最艰难的时候。说实话,当时的我,是武不成文不就,更不用说扛起枪上战场杀鬼子了。当时,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呼吁更多的爱国民主人士,呼吁更多的国际和平人士,为抗战的英雄们筹集药品物资……”随着杜利白讲述,所有人似乎又都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杜利白虽然讲述的很平淡,但对出生在和平年代的芽儿来讲,眼前犹如上演了一部最真实、最惊险的抗战大片。 杜利白因为在洋行工作,利用工作之便,为抗战筹集了很多药品物资。而杜季诚正好是当时S市党的地下组织的一员,除了要隐蔽发展群众组织外,更重要的任务,却是保护那些爱国民主人士的人身安全。 杜利白的行动被人揭发告密,随之而来的就是从出不穷的刺杀和暗杀。一次、两次每次都能化险为夷从虎口脱险,杜利白当然会怀疑每次都会凑巧碰到的杜季诚的身份。只不过,当时俩人心照不宣罢了。 最后一次,杜利白只记得肩膀受伤的自己,被杜季诚塞到洋行的保险柜里,杜季诚拖着受伤的腿引走了那些人。那是杜利白最后一次见到杜季诚,手里还拿着杜季诚塞的纸条,纸条上写着“青山县、清河湾!杜先荣!”几个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