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果_第321章 阴阳捭阖,言转一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1章 阴阳捭阖,言转一国 (第4/5页)

他们这是早就有了反心,不过以此为借口罢了,大司农你这是舍本逐末了!”

    说到这里,他心头火气越来越大:“稻政是好事!孤王施行,为得还不是仓禀?一时的困境算得了什么?小民眼界有限,看不出深意,因而闹将起来,怎么连你这个国之重臣,执掌仓禀的大司农也辨不出好坏?着实让孤王失望,越是混乱的时候,越要下定决心,平息眼前事,抵定万世根!”

    梁国主说话的时候,显露出一丝雄风,有种雄主气概,只是他的话,却让很多大臣暗自摇头。

    倒伏虽不是绝收,可农人收获粮食,除了自用,一部分要上缴赋税,还要通过贩卖和以物易物,获取生活所需,如今收获减半,但朝廷未减赋税,让不少人家意识到危机,这才铤而走险。

    不过,却没有人出来解释,盖因先前有些大臣以农本为名劝谏,却都被一心想做雄主的梁国主下了狱,那前任大司农就是其中之一。

    再说了,这“农本”是法家的主张,尽管道理不假,却被不少崇礼、讲究“分尊卑,别贵贱”的国君排斥。

    “看来,这位新任大司农也想劝谏啊,可惜只能白费功夫,还有可能性命不保。”不少大臣暗自感叹,“那张秦巧舌如簧,早就让国主昏了头,哪里还听得下谏言。”

    梁国主被张秦蛊惑,认为镇压下国内叛乱,然后推行稻政,最后五谷丰登,就能在史书上留下浓厚一笔。

    这些事情,邱言在这两天的时间里,多少都了解了一些。

    “这梁主倒和前世的晋惠帝异曲同工,大晋饥荒,百姓易子而食,惠帝闻之,只问了一句‘何不食rou糜’,没接触过民间,没有劳作过,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又怎会做出正确判断?”

    既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