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2章 (第2/3页)
在这里,韩信再一次预判了魏豹的预判,他将计就计,命令灌婴将所有的骑兵部队留在了渡口,再将所有的船只调遣到蒲津渡对岸,最后设立旌旗,声势浩大地演练舟船,营造出一种汉军大军即将渡河的架势。 这其实就是韩信设立的“虚”,但对面的魏豹却以为这是大汉的“实”,那既然大汉的“实”在这里了,魏军自然也得将“实”也摆在这里。 “实实相碰”才是势均力敌。 然而另外一边,曹参偷偷带着一万来人的汉军在临晋的上游夏阳,用木罂作为渡河的工具,悄悄完成了渡河。 木罂渡河我们可以这么理解,要么就像是我们现代用充气的轮胎绑到一起,上面铺设木板,就是自制皮筏子渡河一样,要么就是充气的轮胎绑成一起,从这边的岸连到对面的岸,上面铺设木桥,总之就像是浮桥一样。 题外话啊,韩信的这一招,千年后的大明王朝的永乐大帝朱棣也是这么干的!正面声势浩大,吸引敌军注意力,背地里偷偷派出一部分早早过河了。】 刘邦:“大明王朝……永乐大帝,这称号不错啊!永乐大帝!” 年号这种东西还要等到汉武帝之后才会出现,所以刘邦是没有所谓的年号的。 刘邦此时正琢磨着,要不要给他自己也取一个,汉高祖、汉高祖,听起来总是没有永乐大帝牛啊!汉高大帝?汉高大祖? 不行,咱老刘没什么文化,还是得让朕的丞相给朕取一个! 刘邦炙热的眼光看向萧何…… 萧何:??? 韩信闻言,眉眼一挑,没想到后世竟然有人也同他一样使出了这样的计策。 千年后啊……韩信有些遗憾,这人竟不是大汉王朝的人,而是千年后的,可惜没机会相交谈一番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