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 直播历代王朝开国难度对比与后续_第438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8章 (第2/3页)

头直打哆嗦。

    今天,明天又放两天假,沿海城市台风又来了……

    第192章

    【我们继续说回韩王信,韩王信到了韩国之后,他觉得晋阳这个位置距离边境实在太远了,一旦匈奴南下,我们得到情报的时候也没有那么快,进而来不及向中央朝廷汇报。

    于是,韩王信向刘邦上奏,要求把韩国的国都从晋阳迁移到更北边的马邑。

    这个迁都的举措是非常合适的,因为在山西的北部有一条以北山、句注山,贾屋山连接而成的一道连绵的山脉,这条山脉可以说是抵御匈奴的天然屏障。

    并且在句注山和北山的缺口处,则是楼烦县所在的位置,当时称为“楼烦关”,在现在我们称之为“宁武关”。

    句注山上还有一个著名的,我们现在称之为“雁门关”,在汉代称之为“西陉关”,北口为“白草口”,南口为“太和岭口”,在明代的时候,又叫“东陉关”,北口为“广武口”,南口为“南口”。

    雁门关的整体布防,可以概括为“两关四口十八隘”。

    在句注山北边不远的就是韩国的新国都马邑,因此韩王信迁都到此地也是为了方便把守这两个关口,尤其是雁门关。

    韩王信的目的是为了将匈奴抵御在句注山以北,所以这一迁都颇有种“天子守国门”的意味。】

    天子守国门……群臣纷纷怔然。

    刘邦闻言,忍不住拍手赞叹道,“好一个天子守国门,正该如此!”

    君王、大将、士兵就该护着身后的百姓,身后的国家。

    韩王信沉默着垂下眼帘,天子守国门,他迁都正是为了将匈奴抵御在句注山以北,但……但……

    韩王信忍不住以手掩面,但……他都做了什么啊,他投靠了匈奴,将家国、将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