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65章 (第3/3页)
哪里有这么逊? 萧何立刻道:“陛下,这是项羽自顾自的想法,敌对之人往往是看不到对方的优点的。” 刘邦听了之后,脸色才好看一些,“正是如此,手下败将的话怎么能信!朕可不像项羽,即便朕与其处在对立面,朕亦能从他的身上看到他的优点,项羽的想法绝对是有失偏颇的。” 萧何:“陛下说得是。” 其实如果站在项羽的立场上,天幕说的这些确实是无可辩驳的,但他可不敢与陛下说。 【反观此时的项羽,青年才俊,才二十五六岁便已经完成了当时几乎不可能复制的丰功伟绩,武力之强,战绩如此漂亮,几乎是站在了整个时代的众人之巅。 如此璀璨优秀的人怎么会觉得那样子不堪的刘邦能够成为他平生最大的敌人,这不是搞笑吗? 项羽年轻,打天下是好事,但同时也是一件坏事,年轻意味着他的眼光不够精准,他的平生阅历还不够丰厚。 此时的项羽看到的刘邦只是他的外质,比如他拥兵数量少,他打仗能力不行…… 然而刘邦的人生其实应该从内质上看,比如刘邦懂得克制自己,胸怀宽广,抱负远大…… 所以说,年轻并非全是好事,二十五六岁的项羽他是看不到的,也无法体会这种内质究竟有多大的杀伤心力。 但是范增看到了,当时已经七十岁,在乱世活到了七十岁的人,什么大风大浪没经历过,什么牛鬼神蛇没见过,所以范增的眼光才那么精准,在刘邦还需要示弱的时候就看出来此人将来绝对非同小可。 只能说很多事情是在人到了一定的年纪,有了一定的阅历之后才能明白,这里对项羽其实是无解的。所以项羽也不能理解为什么他的亚父范增为什么一定要揪着他看不起的刘邦不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