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0章 (第3/3页)
之前虽然各国之间是有贸易往来的,但是关于计量单位和货币的价值基本是是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的约定。 这就会出现一种很复杂的交易模式,比如说一个秦国的人去到魏国做生意,那么他必须要遵守魏国的规定。 而他带到魏国的物品,必须按照魏国的计量单位和魏国本国的货币进行结算,然后他赚取的这些钱在回到秦国之前还必须兑换成秦国的货币价值,因为他本身为秦国人,在秦国生活用的肯定是秦国本国的货币。 再则,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依法对各国的人民进行征收赋税,然而他收上来之后才发现征缴上来的粮食重量不一。 因为虽然秦始皇规定每一户人家的老百姓需要缴纳八斗的粮食给朝廷,但是民间各国的百姓却还是按照原先的计量单位进行征缴。这样的情况下,使得秦朝官吏在统计方法的工作变得异常繁琐。 秦始皇嬴政意识到一个国家只有货币流通起来,这个国家的经济才能够兴盛起来。 为了将整个国家的财政大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秦始皇废除了战国时各国形制和轻重大小各不相同的货币。 大秦境内改黄金为上币,以镒(二十两)为单位;以秦国旧行的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文曰半两,重如其文。 这一举措改变了战国以来货币和度量衡的混乱局面,使得货币的形态固定,以及长度、容积、重量都有了统一的标准。 如此一来就方便了人们进行商品买卖和征收税金,大大增加了国家对民间的掌控力度,各个地区的贸易往来也会更加频繁。 事实证明,秦始皇嬴政的这项政策是非常对的,秦朝之后的经济比之之前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老百姓也很快就适应了统一的、新的度量衡单位和货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